我是一个湖南人,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。上学后,我得知了省会长沙有一个岳麓书院,并从小就熟知那句著名的楹联:“惟楚有材,于斯为盛”。当时,我自然地以为这个意思是只有湖南有人才,而长沙的岳麓书院尤其更多。因此,我对岳麓书院并没有太高的好感。
image.png
后来,我上了大学,离开了那个小地方。工作后,我也曾多次经过长沙,但从未去过岳麓书院。在我的内心深处,我一直认为那是一个自大狂的地方,并且疑惑为什么这么自大的地方,还能如此有名?
然而,最近我决定去拜访一趟岳麓书院,并且购买了导游讲解服务。那天,我开车前往,没想到在距离岳麓书院还有300米的地方,竟然开了足足半小时。停车后,我又在停车场外等了20分钟。可见那里的人流量是如此之大。
不过,这次拜访并没有让我失望。它给我带来了一些观念上的冲击。
首先,当我还在开车的时候,我看到一个亭子,上面写着三个大字:“自卑亭”。
image.png
我心想:什么?自卑?不是自大吗?我突然觉得有点意思,更期待去了解一下了。
后来,听导游讲解了才知道,我对于岳麓书院的误解是多么地深。岳麓书院一点儿也不自大,自卑亭反而可以说是它的写照。我之前对它的误解,完全是因为没有文化!
原来,惟楚有材,于斯为盛中的惟,只是语气词,没有任何含义;和它对应的,于斯为盛中的于,也是语气词。也就是说,它表达的是“楚有材,斯为盛”。
更重要的是,这里的“楚”,在当时,更多地指的是湖北,而不是湖南。
没有文化真可怕呀!我完全误解了岳麓书院,而且将它的“自卑”误解成了自大。内心不禁感到愧疚。今后,我要更加谦逊、认真地学习,以免再出现类似的误解。同时,我也为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和敬畏。